第十六章:四面重围(三)(上)
11月22日清晨,当**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情报员“金波巴特021”——冯参谋,所乘坐的直升机掠过一号哨卡的纵深阵地时,早已隐藏在这个哨卡侧后方一座山头雪洞中的印军山地特种兵的一个小组,通过潜望镜精确测定直升机的速度、航向后,迅速报知了列城——印度西部军区司令部。
比起大多数习惯晚起的高原居民来,起得早的列城居民能够隐隐约约的感受到北方细微的地动。倘若向喜马拉雅山望去,竟然不知去向。本来,高原的清晨,有一些雾气是很正常的,而且在阳光下很容易挥散的。但这些天来,一座一座的雪山仿佛被施了“咒”似的,伴随着印度次大陆由南向北的温暖气流,与喜马拉雅山山麓由北向南刮来的寒风的持续战斗。一时间,雪山们仿佛被“有意点燃”了,环绕着列城——什约克——空喀山口——拉那克山口一线,高原上的大片地区一反往常的**晴空景象,忽然聚集起大片乌云和迷雾来。早起的人看到,乌云压顶,迷雾重重。让人心中十分不爽。想出门,迎头撞见警察或宪兵。
印度西部军区的前线指挥部就在城北郊某处。这里,掩映在一座雪山下,早被这奇怪的乌云和迷雾遮盖得严严实实。没有人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更加奇怪的是,乌云仿佛不动似的,而迷雾则贴着地面似的,顿时让人感觉到有气温升高的迹象。
关于这一点,途经喜马拉雅山上空的美国侦察卫星“天狼星3号”察觉到了。它向地面控制中心所发的报告是,“列城——什约克——空喀山口——拉那克山口一线气温开始回升……升幅指数为每小时华氏41度即摄氏5度(换算方式:摄氏5度换算成华氏公式为:5×9/5+32=9+32=41)……”当然了,由中国军队战略情报中心所属的“东方红49号”遥感侦察卫星也感知了这个讯息。
“金波巴特001”在30分钟后就得到这个消息,并及时将这一情况通报给CT0战场科技公司(“楚渔尖端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原大气与物理研究项目小组”。包括周大校、耿大校和安大校在内的专家和工程师们都惊呆了。这个亿万年来高度冰封的喜马拉雅山,怎么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呢?
众人一时七嘴八舌,纷纷猜测却难以定论。“金波巴特001”通过现场摄像机无非听到有五“说”。一是难道列城附近火山爆发了?二是印度在此地地面试验了新型核武器吗?三是难道乌云和迷雾下难道有森林大火吗?四是难道印度人试验了某种快速解冻机器?五是印度次大陆的温暖气流占了上风,压制了高原冷空气流?
项目小组似乎都很亢奋,尤其是年轻的研究员,声调都很大,恨不能压过对方的声音。这让在一旁的周大校很不耐烦,大吼一声,“难道楚渔先生在书中教导你们的,煤球是黑是白的争论,到头来,非得我这个老家伙凭借着自己的年纪大的权威,当场出面制止,你们才肯罢休吗?”他这一吼,把一旁抽烟的耿大校和安大校惹笑了,也把在场的人吓住了,大家立即静声下来,都看着周大校。这时,耿和安两人立即把老周拉了出去。出门对着屋子里的说了一句,“你们先讨论,你们先讨论,我们叁先吸两口嘛。呵呵!”
周大校这么一嗓子,把坐在椅子上的组长臧继荣喊清醒了。看着那三个老家伙出门了,他这才喊了声,“同志们,消停消停吧。这样争来争去,没用的。我们要原理性的分析报告。听着,尽可能搜集更多的数据和更多的现场照片。凭借你们聪明的脑瓜,再得出结论吧。我去申请一颗专用卫星。你们不服气,就继续吵吧。”他说完,就抬起屁股从另一个门出去了。他出门后,大家都冷静下来了,赶紧照着组长的要求干开了。现在,要紧的是,时间。如果不能够尽快解释清楚这个异常的气候状况,西南方向危亦!
臧继荣出门后,其实也就是钻进另一个屋子里。他打开了视频通话器,要通了“金波巴特001”。立即说,“001,我需要申请一到二颗专用卫星,批不批?”口气显得很强硬。
“批——”金波又气又笑,这么回答他。然后问,“有把握吗?”
“我初步考虑这是人工现象。不过,依我对印度军队的技术的了解,绝不可能的。”臧继荣这时显得心态平和多了。
“什么绝不可能?天下就没有不可能的事,只有我们想不到的可能性。”“金波巴特001”说这话时口气却显示出强硬来了。她这一说,让臧继荣顿觉不好意思起来。
“领导,你说得对!也许我们对印度军队向来太小看了。尤其是对它们的秘密战场科技研制情况并不十分掌握。”
“可能吧。现在我给你一颗专用侦察卫星,并让‘完亿圆’站长给你调拨一架空天侦察机吧。”臧继荣没想到的是,“金波巴特001”反过来给他更多的配置。这让他一时语塞。
“太好了!”他说完这句,就噎住了。因为,这个气温的突然提升,意味着他们多年来的研究功亏一篑。也让他忽然明白,以后的研究方法论,除了正常的研究与实验外,还必须设计“意外情况场景”。关于这个“意外情况场景”就是他刚才在众人争吵时想到的术语。
2049年11月22日8时44分,已经升任“天宫乙”舰队“嫦娥631”空间站站长的完亿圆上校接到地面的指示,由他的空间站派遣一艘“飞鹰C”小型空天侦察机前往喜马拉雅山区域的“列城——什约克——空喀山口——拉那克山口”一线执行侦察任务,必须要确保任务悄无声息,不能给印度方面任何战争挑衅的口实。而这时,他恰巧处在与北京城纬度平行且垂直的静空轨道位置。此时,他的空间站上方900公里处正发现一颗俄国的太空侦察卫星。
“是伊万13号吧。”他看着地面控制中心发来的电令这样问他的情报长。
“是的,‘黑鹰631’(完亿圆的内部呼号)。是伊万13号。这家伙真讨厌。成天盘旋在我们的头顶,黏着我们。”情报长这样回答。
“与‘天宫丙’舰队的太空联络恢复了吗?”完亿圆追问了一句。
“还没有。那边似乎被来自外太空的强电磁遮断了。”
“这怎么可能呢?我们人类迄今尚未发现有来自外太空的强电磁信号。”完亿圆这样反驳他的情报长。
“站长,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而且根据通信长的看法,我们一致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但到底为什么会有强电磁干扰信号出现,这在我们人类迄今的技术能力上是无法解释清楚的。”情报长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雷达扫描和目视观察情况如何?”完亿圆又问了他的情报长一个无法解释清楚的问题。
“站长,雷达扫描和目视观察情况一如既往。不过……”
“不过什么?”完亿圆急问。
“不过,并未发现‘X’星舰的踪迹。”情报长如实回答。
“什么?哦,我有些明白了。怪不得要我们空间站派遣侦察机呢?原来是这个样子啊。”完亿圆说着说着,竟然诡异的笑了起来。
他这一笑,让他的情报长看得有些奇怪。
“那么,‘天宫甲’舰队的情况如何?”他说着,将座椅转了一圈,直接面对他的情报长。
“各项侦察数据表明,‘天宫甲’舰队还在往常的位置,在进行正常的太空战斗警戒行动。”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天宫甲”舰队已经被大部摧毁了。他们所看到的景象,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不仅仅是完亿圆和他的“嫦娥631”空间站不知道,就是美国、俄国、欧洲联邦这些拥有超一流宇航技术的大国都不知道。
但秦所长知道。当他看着追逐冯参谋的印军导弹时,他忽然发现在导弹的上方,出现了一大团流星雨。流星光芒明亮绚丽,大白天甚是刺眼。然后,他看到,遥远的东北方向有物件不断从天而降。他在想,这真的是流星雨吗?可能是某个国家的宇航器坠落地球吧。他绝没有想到,这是中国的“天宫甲”舰队。
此时,乌云和迷雾就像一团神秘的兵阵一样,不断向他的一号哨卡涌来。当最终冯参谋直升机逝去的方向传来一声巨响后,他只能对着那个方向大喊一声:
“冯参谋!冯参谋——”远山能听到他撕心裂肺的呼喊。
“所长,迷雾越来越大,能见度不到一百米,前方哨位无法看清四周。怎么办?”从哨卡后边的坚固掩体中出来一名班长,这样急急地对他说。
“通信情况怎样?”秦所长回问了一句。
“也很奇怪,当迷雾接近哨卡时,电磁干扰很大。只有地磁通信可以使用,但信号时续时断。”班长回答。
“哦?难道是……?”秦所长没吭气,他在想一个问题。沉思了一下子后,他抬起头对着班长说,“哨卡全体进入战斗准备,立即启用震荡探测仪。”
这个命令下达完后,他有些不甘,因为震荡探测仪的探测距离并不远。而且在这种大雾气象下,要核实现地的情况并不容易。
“这样吧,你带几个人向前方三百米左右两侧派出尖兵,全部使用有线方式。注意,一定要安全到达,也要安全返回。每两个小时我派人换你的岗,记下没有?”
“是,记下了。”班长说完敬礼后就转身进了掩体。
